台灣嘻哈舞蹈種類大解密!從 Old School 到 New Wave
嘻哈舞蹈已成為台灣街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豐富多變的種類令人目不暇給。從經典的 Old School 到創新的 New Wave,每一種舞蹈風格都展現出獨特的美感與律動。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嘻哈舞蹈的種類,帶你認識各種類型的特色、起源、以及代表舞者。
目錄
- Old School
- New School
- Freestyle
- Popping
- Locking
- Krumping
- House
- Breaking
- Voguing
- Waacking
1. Old School
Old School 是嘻哈舞蹈的起源,其特徵是街頭感強烈的動作,例如:
- 跳躍:包括彈跳、後空翻等。
- 旋轉:包含地板轉、風車等。
- 踩踏:以前腳或後腳踩踏地面。
代表舞者:
- B-boy 94
- Mr. Wiggles
2. New School
New School 是 Old School 的演變,加入了更多流行元素,動作更加流暢、協調。
- 波浪形動作:以身體的擺動和扭動為主。
- 律動感強:節奏明快,動作富有層次性。
- Groundwork:注重貼地動作,包括地板動作。
代表舞者:
- B-boy Don Roc
- Baby Smurf
3. Freestyle
Freestyle 是一種強調即興創作的舞蹈風格,舞者會隨著音樂律動自由發揮。
- 個人風格:每位舞者的動作和技巧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。
- 創意與表現力:舞者透過身體語言展現他們的思想和情感。
- 互動性強:舞者間常有互動和編排。
代表舞者:
- Barbie Hou
- B-girl Rokafella
4. Popping
Popping 以快速、強烈的收縮和放鬆肌肉為主,創造出獨特的視覺效果。
- 波浪形收縮:以身體不同部位的抽動和收縮產生波浪形效果。
- Ticking:快速而規律的身體抽動。
- Flexing:以收縮肌肉造成身體的變形。
代表舞者:
- Popping Pio
- B-boy Popin Pete
5. Locking
Locking 是以誇張的手部動作和定格姿勢為特點,靈感來自好萊塢電影中的舞者。
- 手部動作:快速、誇張的擺動、旋轉和指點。
- 定格姿勢:舞者會突然定格,保持誇張的肢體動作。
- 滑步:靈活的滑步技巧。
代表舞者:
- B-boy Frosty Freeze
- Locking Lamb
6. Krumping
Krumping 是一種充滿侵略性和情感的舞蹈風格,表現出力量、愤怒和熱情。
- 爆發力動作:快速、有力的手部擺動和身體動作。
- 地板動作:不時運用地板動作,如地板震動。
- 表情誇張:舞者透過面部表情傳達強烈的感情。
代表舞者:
- Tight Eyez
- RSK Quan
7. House
House 是起源於倉庫派對的舞蹈風格,以四拍節奏、上半身擺動和腳步靈活性為特色。
- Jacking:以手部快速擺動和扭動身體。
- Footwork:複雜的腳步動作,包括擦地步、跳躍等。
- Loft:舞者利用身體不同部位製造出飄浮感。
代表舞者:
- B-boy Kujo
- DJ EZ Rock
8. Breaking
Breaking,又稱霹靂舞,是一種以旋轉、地板動作和停頓姿勢為主的舞蹈風格,強調肌肉控制和技巧。
- 風車:快速旋轉身體,形成風車狀。
- 托馬斯迴旋:身體反向旋轉,同時腳部朝上。
- 定格姿勢:舞者會突然定格,保持富有動感的肢體姿勢。
代表舞者:
- B-boy Crazy Legs
- B-girl Roxrite
9. Voguing
Voguing 是模仿時尚雜誌和伸展台走秀的舞蹈風格,以誇張的姿勢和手部動作為特點。
- 直線動作:舞者以直線的方式擺動四肢和身體。
- 雕像姿勢:模仿時尚雜誌的模特兒姿勢。
- Handcuff:舞者的手部擺動,模擬戴上手銬的動作。
代表舞者:
- Willi Ninja
- Mother Juan Aviance
10. Waacking
Waacking 是一種源自於地下同性戀酒吧的舞蹈風格,以靈活的手部擺動、腳步變化和誇張的表情為特色。
- 手部擺動:快速、流動的手部動作,類似 waving。
- 身體動作:誇張的身體擺動和扭動。
- 表情豐富:舞者透過豐富的面部表情傳達情感。
代表舞者:
- Tyrone Proctor
- Ms. Peppermint
比較表格
舞蹈種類 | 特色 | 代表動作 | 代表舞者 |
---|---|---|---|
Old School | 街頭感、跳躍、旋轉 | B-boy 94 | Mr. Wiggles |
New School | 流暢、波浪形動作、律動感強 | B-boy Don Roc | Baby Smurf |
Freestyle | 即興創作、個人風格 | Barbie Hou | B-girl Rokafella |
Popping | 收縮、放鬆肌肉、波浪形效果 | Popping Pio | B-boy Popin Pete |
Locking | 誇張手部動作、定格姿勢 | B-boy Frosty Freeze | Locking Lamb |
Krumping | 爆發力、地板動作、表情誇張 | Tight Eyez | RSK Quan |
House | 四拍節奏、上半身擺動、腳步靈活性 | B-boy Kujo | DJ EZ Rock |
Breaking | 旋轉、地板動作、定格姿勢 | B-boy Crazy Legs | B-girl Roxrite |
Voguing | 直線動作、雕像姿勢、手部擺動 | Willi Ninja | Mother Juan Aviance |
Waacking | 流暢手部擺動、身體動作、表情豐富 | Tyrone Proctor | Ms. Peppermint |
外部推薦連結
常見問題
嘻哈舞蹈和街舞是一樣的嗎?
是的,嘻哈舞蹈是街舞的一種,源自於嘻哈文化。學嘻哈舞蹈很難嗎?
學習嘻哈舞蹈需要時間、練習和熱情。不同的舞蹈種類難度各有不同。學嘻哈舞蹈需要什麼條件?
基本的身體協調性、節奏感和樂意學習的心態。哪裡可以學嘻哈舞蹈?
可以報名街舞教室、參加工作坊或觀看線上教學影片。嘻哈舞蹈對身體有什麼好處?
增強體能、提高協調性、幫助減重和抒發壓力。
嘻哈精神:源自街頭的文化革命
1.嘻哈的起源與發展
台灣嘻哈文化的四大元素:動、口、藝、妝!
台灣嘻哈文化源遠流長,不僅音樂動感、富有節奏,更發展出豐富多樣的次文化生態,其中以「四大元素」為核心,成為嘻哈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:動、口、藝、妝。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這四大元素的特色、演變歷程以及獨特的台灣性。
台灣嘻哈文化的四大元素:動、口、藝、妝!
台灣嘻哈文化源遠流長,不僅音樂動感、富有節奏,更發展出豐富多樣的次文化生態,其中以「四大元素」為核心,成為嘻哈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:動、口、藝、妝。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這四大元素的特色、演變歷程以及獨特的台灣性。
台灣街舞界閃亮之星:Popping的崛起與魅力
1.Popping的起源與發展
HipHop舞蹈:源起、風格與在台灣的發展
1.HipHop舞蹈的起源
嘻哈始源:台灣囝仔ㄟ文化演變
1.嘻哈文化之父:非洲裔美國人
HipHop舞蹈:源起、風格與在台灣的發展
1.HipHop舞蹈的起源
標題:用音樂律動點燃你的靈魂:台灣街頭風舞蹈班指南
準備好體驗台灣街頭文化最精彩的一面了嗎?街頭風舞蹈班正在飛速流行,提供了學習嘻哈、放克和街舞等時髦舞風的絕佳機會。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想提升舞技,這份指南將帶你深入了解台灣的街頭風舞蹈課程,助你找到最適合你的那堂課!
街舞百態:台灣街舞流派大解密
在台灣,街舞文化蓬勃發展,孕育出各種獨具特色的舞風。從動感十足的嘻哈到充滿爆發力的霹靂舞,每種舞風都展現著不同的魅力和文化底蘊。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街舞的各種流派,帶領讀者踏上街舞風格的探索之旅。